#自駕旅行記錄#
大千世界無奇不有,有奇人、奇景,也有奇怪的食物。
作為旅游達人,經常走南闖北,有幸品嘗了不少地道美食,有的確實很美味,有的卻要加上雙引號,甚至看一眼都心里發毛,感嘆這麼奇怪的東西怎麼有人吃,最早的廚師是怎麼發明這種吃法的。
到廈門、泉州旅游之前,朋友熱情安利當地的著名小吃-土筍凍。最早聽到「土筍凍」三個字,我以為是用竹筍做成的果凍,或者把腌好的土筍拿去冰鎮,等到真正看到本尊的時候,差點就想吐。
沒想到土筍凍竟然是用蟲子做的,叫「土筍」是什麼鬼?
當朋友招呼我吃的時候,我的內心是有點抗拒的,很想直接說「快端走」「拿遠點」,但礙于對方的熱情便沒有開口。特地試了一下土筍凍的味道,沒有臭味,但口感怪怪的,一邊吃一邊想,實在無法形容當時的感覺。
據說土筍凍源自泉州,主要材料是一種食用蠕蟲,學名叫可口革囊星蟲,長度大約在六厘米到十厘米之間,富含蛋白質,營養價值極高,廣東人偶爾用來煲湯,在廣東不是特別常見的食材。
感覺吃土筍凍比在貴州、雲南吃昆蟲匯還要刺激。
在泉州和廈門的主要小吃街,隨處可以看到售賣土筍凍的小店,每家的做法略有不同,有的酒樓把土筍凍當作招牌。這個奇怪的小吃也是閩南的主要手信之一,很多家在廣東、江西、浙江的游客直接打包一份帶回去給家人朋友品嘗,我雖然不太習慣這個美食,也買了一點,家人看到里面有蟲子都不敢吃,真想給自己一個捂臉笑的表情。
雖然外地人不理解土筍凍為何走紅,但閩南人對這個「美食」卻愛得癡狂。
在廈門、泉州,主打閩南風味的餐廳幾乎都有土筍凍。當地人對于土筍凍做得是否地道這件事情非常介意。
對于「吃蟲」這檔事,閩南人早就習以為常。雖然大多數外地人望而生畏,但也有一些好奇心爆棚,躍躍欲試者。
其實,「怕」是心理作用,突破障礙之后,很多人發現土筍凍也不是那麼難吃,甚至有人慢慢愛上這道奇葩美食。
土筍凍的外表晶瑩剔透,有點像果凍,只是里面封印的是蟲子。
它的外表雖然看起來很簡單,制作程序卻極為繁瑣。
據了解行情的老師傅說,首先要把蟲子和水一起熬煮,直到蟲子的膠質和水融合在一起,經過一段時間冷卻凝固成塊狀。好的土筍凍清涼嫩滑,一點不腥。若是食材不行,制作工序不對,或者廚師技術不精,口感會特別差。